分享
类型: |
恐龙雕塑 |
重量: |
50-300kg |
尺寸: |
3-6米(推荐尺寸、其他尺寸可定制) |
动作: |
嘴张合、眨眼、头上下、头左右、前肢动、呼吸、身上下、身左右、摆尾、叫声(根据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动作) |
简介: 河源龙是一个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成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为“彰显河源市博物馆馆长黄东为此所作的重大贡献”而名。 |
相关产品
太白华阳龙(仿真恐龙)
太白华阳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体长4.3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颈子较短,前肢大大短于后肢,但四足着地行走。背部两列骨板比较小,形状多变,尾端具两对板状尾刺。现有标本陈列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中。
扇冠大天鹅龙(仿真恐龙)
扇冠大天鹅龙(属名:Olorotitan)是鸭嘴龙类赖氏龙亚科的一,化石发现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阿穆尔州Kundur地区附近的察尕沿组(Tsagayan Formation),年代为晚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中或晚期。
阿普吐龙(仿真恐龙)
阿普吐龙又名迷惑龙,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 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4-5.5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不过迷惑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可谓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迷惑龙曾经一度和雷龙混为一谈,现已证明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恐龙。
金山龙(仿真恐龙)
这是一种个体巨大原蜥脚类恐龙,骨骼重而粗壮,头骨相对较小,头长37.5厘米,约为第二颈椎的2.4倍。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要高。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分别为二十至二十一枚。现有标本陈列在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
马门溪龙(仿真恐龙)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在宜宾市马鸣溪渡口发现其化石,经科学鉴定,属蜥脚类亚马目。此属动物全长约22米,体躯高将近7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部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部可达1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荐椎及尾椎 相对较少。
河源龙(仿真恐龙)
河源龙是一个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成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为“彰显河源市博物馆馆长黄东为此所作的重大贡献”而名。
重爪龙(仿真恐龙)
重爪龙,原意属名为坚实的利爪,沃克氏重爪龙的爪子比较其体躯而言真是庞大,重爪龙属于食肉的兽脚类恐龙,以前肢有大的爪而得名。重爪龙发现于英国南部,与其它的食肉恐龙有很大差别,除了前肢有大的爪而不象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那样前肢非常退化外,嘴和牙齿也类似于鳄鱼而不似其它大型兽脚类恐龙,可能也是象鳄鱼一样以鱼为食。沃克氏重爪龙的牙齿和上、下颚与鳄类极为相似,非常可能它生活在水边,或者潜入浅水中,用它可怕的利爪来捕食鳄鱼,很像是大型灰熊一般。
板龙(仿真恐龙)
板龙意为"平板的爬行动物",是生存于2亿1000万年前,晚三叠纪的古老恐龙。体长6-8米,身高3.6米,体重5吨左右,据考古研究它是生活在地球上食植物第一种巨型恐龙。
霸王龙(仿真恐龙)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钉状龙(仿真恐龙)
钉状龙(属名Kentrosaurus)又名肯氏龙,为剑龙科(Stegosauridae)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坦尚尼亚的敦达古鲁组(Tendaguru Formation),生存年代为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约1亿5570万到1亿5080万年前。
© 2018-2025 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