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型: |
恐龙雕塑 |
重量: |
40-190kg |
尺寸: |
2-5米(推荐尺寸、其他尺寸可定制) |
动作: |
嘴张合、眨眼、头上下、头左右、呼吸、摆尾、叫声(根据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动作) |
简介: 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约1亿—6500万年前)的恐龙。为短肢四足动物,体长2米,体重1.5吨。齿长而锋利。颈部有骨质壳皱,颌部肌肉硕大。可能以棕榈叶为主食。 |
尺寸:长3米
动作:嘴张合、头左右、呼吸、摆尾、叫声
相关产品
太白华阳龙(仿真恐龙)
太白华阳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体长4.3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厚重,呈三角形,颈子较短,前肢大大短于后肢,但四足着地行走。背部两列骨板比较小,形状多变,尾端具两对板状尾刺。现有标本陈列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以及重庆博物馆中。
高脊龙(仿真恐龙)
高棘龙(学名Acrocanthosaurus),又名高脊龙、多脊龙或阿克罗肯龙,意为「有高棘的蜥蜴」,是肉食龙下目异特龙超科鲨齿龙科的一个属,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加拿大,约1.2亿至1.08亿年前。如同大部分恐龙的属,高棘龙只有单一种,阿托卡高棘龙。它们的化石发现于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与德克萨斯州、怀俄明州等州,在马里兰州也则发现了属于高棘龙的牙齿。最大高棘龙的标本可长11.5米,体重达到了6吨。
镰刀龙(仿真模型)
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利爪状如镰刀,非常奇特。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是肉食性恐龙中一种特化的类群,其祖先为小型腔骨龙类,与暴龙相同。它以植物、水果和昆虫为食,它所具有的一系列异化特征可能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镰刀龙主要分布在今东亚和北美洲,大多数种类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不过文献显示在侏罗纪早期的岩层中也曾发现过镰刀龙类群的化石。
南方巨兽龙(仿真恐龙)
最大体长13.5米,最大体重9.2吨。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犹他盗龙(仿真恐龙)
犹他盗龙(属名:Utahraptor)又名犹他龙,是种兽脚亚目恐龙,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上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
双嵴龙(仿真恐龙)
194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了一种体形较大的兽脚类恐龙,长6米,高3米,因为其头顶上有一对薄薄的V字形骨质嵴,科学家把它命名为双嵴龙。双嵴龙脖子上是没有脊的,是侏罗纪电影里特效加进去的,效果还不错,后来被大家接受。
腕龙(仿真恐龙)
腕龙(学名:Brachi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似驼龙(仿真恐龙)
似鸵龙长得有点像现代鸵鸟,头部很小,颈部细长,身体轻巧,行动十分敏捷。不过,它身上光秃秃的,几乎没有羽毛,身后还有一条长而僵直的尾巴;前肢较短,指尖有弯曲的尖爪;后肢细长有力,能快速奔跑。它是杂食性恐龙,主要吃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也会吃一些小型动物。
巨棘龙(仿真恐龙)
巨棘龙(学名:Gigantspinosaurus)是属于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类,长5.4米,臀高1.7米(算上骨板的高度可达2米)体重约1.5吨。肩胛处长有一对巨大的肩棘,以保护躯体。
原角龙(仿真恐龙)
原角龙(属名:Protoceratops)在希腊文意为“第一个有角的脸, 是种角龙下目恐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约1亿—6500万年前)的恐龙。为短肢四足动物,体长2米,体重1.5吨。齿长而锋利。颈部有骨质壳皱,颌部肌肉硕大。可能以棕榈叶为主食。
© 2018-2025 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230号